在中国传统婚俗中,订婚是婚姻大事的开端,代表着两家正式结为亲家,往后将以婚姻为纽带携手共进。订婚讲究吉日吉时,既是对新人未来的美好祝愿,也是体现家族礼仪的方式。择日时除了黄历上的“宜嫁娶”,还会结合双方生辰八字,但其中也有一个普遍流传的讲究:订婚一般不选某些农历月份。
农历三、七、九月常被避开
三月
农历三月正值清明前后,民间认为此时是“寒食清明,祭祀祖先”的月份,主打悼念与哀思。由于氛围偏于肃穆,不宜大操大办喜事。因此,很多地方都会避开农历三月来订婚。
七月
农历七月俗称“鬼月”,中元节在此月,传统上认为“阴气较重”。古人忌讳在七月里订婚或结婚,担心对新人婚姻不吉利。尽管现代年轻人淡化了这种说法,但长辈们在意传统,依然会劝导避开。
九月
农历九月是“重阳节”所在,民俗中有“重九为孤”的说法,寓意单数重叠,不利双双成对。尤其是在婚嫁上,部分地方认为九月订婚或结婚容易出现聚少离多的情况,因此也会有所回避。
农历闰月不宜
在闰年出现的闰月,虽然多了一个月份,但自古民俗认为“闰月无春”,尤其是闰四月或闰六月,会被视为不稳定、不圆满的象征。因此在一些地区,人们会避开在闰月举行订婚仪式,以免象征“多余”或“分散”。
其他不吉时段
除了上述月份,订婚还需避免:
家中有丧事百日内:不宜操办喜事。
冲犯生肖日:即与新人属相相冲的日子。
农历腊月二十三至除夕:这段时间为辞旧迎新的祭灶、守岁日,气场不稳,较少有人订婚。
择吉的核心在“合八字”
虽然有传统月份上的避讳,但最终还是要根据新人的生辰八字来挑选良辰吉日。只要日子与双方八字相合,即使是在“忌月”,通过择时、化解,也能吉祥顺遂。
综上所述,订婚一般不选农历三月、七月、九月及闰月,这些月份在民俗上多有忌讳。然而,婚姻幸福与否,并非完全取决于月份,而是夫妻双方的经营与默契。选择合适的时间订婚,不仅是对传统的尊重,更是为新人送上一份安心与祝福。